广西凭祥甘蔗产业转型升级 糖料蔗脱毒苗走出新路子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特别是对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凭祥市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力度。近日,广西(凭祥)东盟跨境合作农作物种苗繁育中心传来捷报,其糖料蔗脱毒组培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截至 2 月底,该中心已成功生产糖料蔗脱毒组培苗1500万株,这一产量在广西名列前茅,不仅为凭祥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广西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在广西(凭祥)东盟跨境合作农作物种苗繁育中心的实验室内,货架上整齐码放着上万个瓶装的甘蔗苗,在灯光的照耀下一株株翠嫩的幼苗充满生机。该繁育中心凭借与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深度合作,采用领先的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高糖、抗性强的甘蔗优良品种,为广西甘蔗种植业提供了优质的种苗资源。
“截至2月底,凭祥组培中心生产的糖料蔗的组培苗产量已有1500万株,这个产能排在广西前列。糖料蔗组培苗的质量是经过广西甘蔗研究所认定的,质量都能达到要求水平。”广西(凭祥)东盟跨境合作农作物种苗繁育中心负责人黄奎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凭祥市以糖料蔗脱毒苗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脱毒组培苗以其抗病性强、产量高、糖分含量高等优势,成为推动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引擎”。此次1500万株脱毒组培苗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凭祥市在甘蔗种苗繁育领域迈上了新台阶,也为广西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是凭祥市推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保障组培苗的高品质,该繁育中心于2023年率先引进了国内组培行业首条自动化生产线。今年初,繁育中心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新增4台先进的自走式切种机。这些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进一步强化了中心的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了生产科技化水平,为甘蔗种苗培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
立足山多地少实际,凭祥市正依托该繁育中心全力推进脱毒种茎全域良繁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将现有糖料蔗种植面积全部改种脱毒种茎,推动甘蔗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目前,良繁中心已建成200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和5000亩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成功构建起一个完整、高效且运转顺畅的产业闭环体系。这一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产业集群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农民参与繁育甘蔗种苗,每年增收800元/亩左右,凭祥本地农户可增收约3000万元/年,项目达产后可为崇左50万亩蔗区供应甘蔗脱毒种茎,可实现蔗区增加产量50万吨以上,蔗区农户增收约2.7亿元/年。
广西(凭祥)东盟跨境合作农作物种苗繁育中心负责人黄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脱毒种茎的加工能力,加大组培苗种良繁基地建设力度,把整个凭祥的全域甘蔗良繁基地逐步地打造出来,做到智能化、省力、精准控制。
凭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莉莉介绍,繁育中心目前最高峰用工达到40多人,月均工资在4000左右。通过蔗农跟繁育中心合作种植脱毒种茎,每亩可增收800块钱。
广西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蔗糖生产区,甘蔗脱毒种苗应用占比太低。根据2022-2023榨季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统计数据,全区甘蔗脱毒种苗覆盖率不足10%,大部分农户新植甘蔗仍然以自留种茎种植为主,优质脱毒甘蔗种茎缺失导致产区甘蔗亩产量多年来提升缓慢。根据权威数据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超过1170万亩,按照科研机构及主管部门三年一更新指导意见,全区新植甘蔗约400万亩/年。按照甘蔗脱毒种茎基地与新植产区1:10的配套全区至少需要40万亩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作为配套。根据2023年统计数据全区所有甘蔗良繁基地合计面积仅约17万亩,良繁基地缺口约58%!凭祥市在糖料蔗脱毒苗产业的成功经验,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广西其他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典范。未来,凭祥市将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糖料蔗脱毒苗的培育技术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推动甘蔗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广西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clam)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 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70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