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期糖业状况——糖制品(一)
宋代经济繁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市场不再如唐时被约束在市坊,同类商品要入行肆,不再“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打破市坊限制,城镇和乡村集市可随处摆摊开店,晚上不实行霄禁,不但有日市,还有夜市。不但有坐商,还有行商。政府不但不予干涉,还明令保护。《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乾德三年,宋太祖专门降旨:“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城市小贩更加活跃,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到宋神宗时已是“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金吾之职废矣”。
糖的品种更丰富,用途也更为广泛。糖品除供应上层社会群体消费外,开封、杭州两个都城的市肆上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糖制小食品。在一些产糖区,在故都汴梁,在新都杭州,糖已经开始广泛地用于食品制作。宋代大量笔记的记述可以看出有很多新奇的糖品,有饴糖制品,蔗糖制品,也有饴糖掺蔗糖制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糖的食用已经远非唐代可比。在糖里加入不同的香料,做成各种口味的糖果,小商贩用猜糖、轮盘等赌糖形式在街头引诱小儿购买。
苏轼《月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食次名件甚多”,达三四百种。时人食用的甜点,有乳糖、狮子糖、素签沙糖、甘草冰雪凉水、香糖果子、金丝党梅、梨条、梨干、林檎旋乌李、李子旋樱桃、煎西京雪梨、诸般蜜煎香药、柿膏儿等。有糖果,糕点,果脯,糖水等。京都汴梁从元旦到冬至节日习俗都有各色时令食品,清明节坊市卖稠饧,端午香糖果子,十二月街市叫卖泽州饧,腊月二十四市民争买胶牙饧“以备除夜之用”等。
《东京梦华录》卷二中州桥夜市就有“素签沙糖、鸡头穰沙糖、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等小吃几十种,饮食果子里则有“西川乳糖、狮子糖、甘蔗、诸般蜜煎香药”等,还有诸色食客。
《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絶。寻常四梢远静去处,夜市亦有燋酸豏、猪胰、胡饼、和菜饼、貛儿、野狐肉、果不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凡饼店,有油饼店、有胡饼店。若油饼店,即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则卖门油、菊花、寛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每案用三五人捍剂卓花入炉,自五更卓案之声远近相闻。唯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杭州市上,“作坊”有:糖蜜枣儿作坊、诸般糖作坊等十几种。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甜点作坊已经形成了批量生产,小贩批发转到市集上零售。“都民骄惰,凡买卖之物,多与宋刻‘於’作坊行贩已成之物,转求什一之利。或有贫而愿者,凡货物盘架之类,一切取办于作坊,至晚始以所直偿之。虽无分文之储,亦可糊口。此亦风俗之美也”。商贩可以在作坊赊销,插上彩旗,推车沿街叫卖,包装的盘架等还可借用。
“储市”有:药市炭桥、花市官巷、珠子市融和坊南官巷、米市北关外黑桥头、肉市大瓦修义坊、菜市新门东青门霸子头、鲜鱼行候潮门外、鱼行北关外水冰桥、南猪行候潮门外、北猪行打猪巷、布市便门外横河头、蟹行新门外南上门、花团官巷口钱塘门内、青果团候潮门内泥路、柑子团后市街、鲞团便门外浑水闸、书房橘园亭。
“果子”有:皂儿膏、宜利少、瓜蒌煎、鲍螺、裹蜜、糖丝钱、泽州饧、蜜麻酥、炒团、澄沙团子、十般糖、甘露饼、玉屑糕膏、木瓜、糖脆梅、破核儿、查条、橘红膏、荔枝膏、蜜姜豉、韵姜糖、花花糖、二色灌香藕、糖豌豆、芽豆、栗黄、乌李、酪面、蓼花、蜜弹弹、望口消、桃穰酥、重剂、蜜枣儿、天花饼、乌梅糖、玉柱糖、乳糖狮儿、薄苛蜜、琥珀蜜、饧角儿、诸色糖蜜煎等。
“糕点”有:糖糕、蜜糕、栗糕、麦糕、豆糕、花糕、糍糕、雪糕、小甑糕、蒸糖糕、生糖糕、蜂糖糕、线糕、间炊糕、干糕或糕干、乳糕、社糕、重阳糕等。
(责任编辑:clam)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 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70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