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泛糖科技新和基地数字农场建设纪实
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一片3200亩的甘蔗田正书写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新篇章。2024年,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建立新和基地数字农场,以“自营+合作人”“村屯共建+糖厂合作”等模式,构建起可复制推广的种蔗技术体系,为破解“无人种蔗、种蔗不赚钱”的行业难题提供了创新答案。
数字农业建设: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在新和基地的田间地头,数字农业部门总经理覃宁向采风组展示了基地的“智慧枢纽”——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对接气象局实时数据,融合土壤监测器采集的土壤墒情、光照气温等数据信息,为基地构建精准的农业决策模型。
覃宁介绍到:“过去浇水施肥全凭经验,现在泛糖科技数字农服平台能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预报等数据,自动生成灌溉方案。”基地部署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在手机上即可完成千亩农田的水肥调配。
社会化农服平台:全链条可溯源的智慧管理
泛糖科技自主研发的社会化农服平台,成为连接农户与技术的纽带。平台实现了耕、种、管、收全流程管控:水肥一体化系统远程启动、无人机巡航自动识别病虫害、农机作业轨迹实时追踪等。
泛糖科技还与崇左气象局通力合作,通过实时传输的气温、降水、雷达云图等数据与土壤监测器信息构成“数字大脑”。农户通过“泛糖农服”小程序可一键获取实时降雨预测,精准安排农事。
2024年9月至12月,面对持续干旱,基地累计灌溉100多天,总灌水量147,915立方米,亩均5.7立方米,基地田间管理工作抗旱成效显著。
最终根据引用第三放查定《甘蔗抗旱节水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崇左江州田间测产》报告数据结果显示,对比农户在灌溉与不灌溉的情况下增产2-3吨“大旱之年,我们有灌溉保障,甘蔗受影响小,雨后恢复更快。”农户感慨到。
无人机巡航预警:农田的“空中卫士”
在新和基地,无人机不仅是农田的“眼睛”,更是病虫害防治的“空中卫士”。甘蔗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如梢腐病、叶斑病、锈病等,多由真菌或细菌引发,需由无人机及时喷洒杀菌剂,虫害如绵蚜虫,虽危害范围较小但多点发生,传统人工喷洒效率低且难以精准覆盖。
数字农场针对不同病虫害特点,无人机搭载专用药剂进行精准喷洒,这种无人机的喷洒模式,不仅将病虫害损失率降低,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真正实现了绿色防控与精准治理的结合。
宿根管理:科技赋能稳产增效
在宿根甘蔗管理中,基地采用机械化破垄松蔸技术,将上季培土而成的蔗垄破开,使蔗蔸充分暴露,改善通风与光照条件。随后,覆盖地膜并铺设滴灌带,精准调控水肥供应。这一组合技术极大提升了宿根蔗出苗率和水肥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灌溉成本。
技术创新落地: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在甘蔗种植区,数台新型分步式收割机正高效作业。今年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引进分步式机收设备,将甘蔗砍收成本从每吨160元降至110元,节省了约30万元的砍收费用。
分步式机收的出蔗率达80%,这项新模式既能减少公司砍蔗成本,又能让农服服务队从中获得收益,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模式。
模式创新突破:“甘蔗+西瓜”套出共富密码
在套种示范区,翠绿的西瓜藤蔓与甘蔗苗共生共长。参与试点的农户黄大姐算了一笔账:“过去单一种甘蔗,每亩收入约4000元。现在套种西瓜,加上公司提供的水肥系统省下的人工成本,每亩能多赚2000元!”基地通过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周边农户纷纷加入套种行列,实现“一块土地、三重收益”。
泛糖科数字农场新和基地免费提供地块给辖区农户进行西瓜套种,共享高标准农田项目带来红利的同时,还为农户提供瓜苗选择、“田间课堂”技术培训、瓜果采收包装等一系列的一条龙服务。
领导调研:认可成果,指明方向
2024年2月20日,广西社科院农业农村所陈所长等领导在江州区陆副区长陪同下调研基地,对泛糖科技所取得的数字化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这套系统破解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泛糖模式”。
最后,江州区委梁金昌在听取汇报时强调:“泛糖科技要加快数字农场经验向全区推广,积极加入到繁育推的大潮,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种植面积,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农户。”
未来图景:从“试验田”到“生态圈”
从精准气象应用到智能农机普及,从立体套种创新到抗旱稳产实践,新和基地用数据重塑传统农业。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田间地头,数农部团队以科技之力重塑传统农业,让农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未来,随着更多数字化成果的推广应用,泛糖科技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土地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为中国糖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PP)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70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