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期货4季度:新糖增产预期不变,外强内弱

媒体  泛糖科技日期  2024-10-16 18:35阅读量  190 作者  一德期货李晓威

  内容摘要

2023/2024榨季全球产糖供需缺口从6月份的295.4万吨调低至20万吨,2024/2025年度全球糖缺口将达358万吨,全球食糖产量将下降1.1%至1.7929亿吨,消费量预计将增长0.8%至1.887亿吨。

2024/2025榨季巴西中南部食糖产量将小幅降低至3900万吨,印度2024/2025榨季食糖产量将小幅增加至3330-3550万吨。泰国2024/2025榨季食糖产量将增加159万吨至1039万吨。

2024/2025制糖期我国食糖产量有望恢增产百万吨至1100万吨左右,甜菜糖提高约40万吨,广西增加70万吨。进口预计为450万吨,替代食糖100-150万吨。

核心观点

四季度全球供需缺口支撑持续有效,或将持续至明年一季度前,国内增产预期强烈,进口、替代糖持续增加,外强内弱持续。

价格将继续围绕国内生产低成本和进口高成本之间波动,低成本来源将成为新榨季的底价参考,美糖参考区间15-25美分/磅,郑糖参考区间5200-6500元/吨。套利以近强远弱正套结构为主,期权重点以区间内跨式和宽跨式套利以及卖出看涨期权为主要工具。

报告正文

1.行情回顾

2024年开始后国际糖价也在巴西增产其他地区减产的共同作用下围绕20-24美分/磅震荡了四个月,但其跌破震荡区间的时间要比我国内早半个月以上,4月初外糖一路走低,主因就是巴西增产超预期,但印度、泰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产区减产都不及预期,共同造成全球食糖从缺口过度至过剩且过剩将持续至下个榨季甚至更远,熊市开始且来势汹汹,ICE原糖只用18个交易日就跌破了20美分,短暂修整后不仅没有迎来减产,反而是产量继续提升且需求低于预期的不利局面,美糖在5月16日跌破18美分,价格低位包括我国在内的买盘增多,随着亚洲产区的收榨,供应方面集中于巴西和天气以及物流运输节奏,6月底盘面短暂恢复至20美分附近,此后两个月市场基本面相对平静,宏观的经济下行压力下需求端拖累糖价不断走低,增产预期也相对稳定,糖价连续震荡走低两个月,8月20日下行跌至17.52美分附近。夏季持续降雨偏少,导致巴西干旱天气引发的减产预期逐步发酵,人为纵火导致的减产虽然火灾实际涉及数量不多,但在异常干旱阶段,巴西减产不断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已经超过300万吨的减产幅度,8月下旬开始糖价快速大幅度反弹,9月26日盘中触及23.64美分/磅的7个多月高位,至今干旱导致的减产依然在发酵并持续为糖价提供支撑。

2024年4月18日郑糖主力跌破四个月的震荡区间下沿6200一线,郑糖主力在6100-6350区间内震荡整理了两个月,6月18日郑糖大幅跳空低开低走快速跌破震荡区间,一度最低触及6000元一线,盘中空头大量增仓打压,但在6000附近现货采购和场外资金买盘涌入,空头也随之快速离场,两周不到的时间糖价快速反弹280余点,但6300一线压力仍未突破。夏季消费高峰表现一般,进口预期在外糖大跌期间随之快速增加,尤其在三季度的进口到港量上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压力,但因为港口物流和点价先后的影响,进口到港时间虽有延后但仍在三季度初期开始逐步落地且数量超预期,替代糖源在6月开始后也多次刷新历史记录高位,国内外经济下滑的压力下需求端表现不仅没有带来旺季的支撑反而拖累市场信心进一步下滑,在增产预期、进口增多和需求不佳的压力下,三季度开始糖价连续走低且速度加快。8月23日郑糖主力盘中触及5508一线,达到多家机构年初预计的年度运行区间底部区域,市场信心丧失。随着去库存进展相对顺利和外糖的快速上涨支撑,投资价值也随之提升,糖价逐步脱离5500一线,且在外糖大涨和国内增产不急预期的支撑下,在2023/2024榨季尾声终于迎来一波强势快速反弹行情,国庆节后糖价快速反弹至6000元一线,回归至二季度震荡区间内运行。

image.png

image.png

2.国际食糖市场

2.1 巴西:历史性干旱和火灾不断拉低产量预期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糖生产国和出口国,约占全球糖出口市场的70%。2023年11月以来一直处于“严重缺水”状态,这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之一,影响了甘蔗等作物。在历史性严重干旱和野火影响下,2024/2025年度糖产量将减少200万吨至3900万吨,甘蔗面积至少减少2.4%,甘蔗压榨量料下降6.3%。2025/2026年度的甘蔗压榨量将较上年度下降3.2%至5.932亿吨,在前一年度创下纪录后,这将是甘蔗压榨量连续第二个年度下降。

8月圣保罗州有658,638公顷土地被烧毁,共有11628起火灾,比该期间3550起火灾的历史平均水平高出227%。比2023年8月的1321起增加780%。几乎所有发生过100起火灾的城镇都以甘蔗为主要作物。

巴西甘蔗行业协会(Unica)数据显示,9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压榨甘蔗4293.3万吨,同比增加2.46%;产糖312.4万吨,同比下降0.08%;乙醇产量同比增加14.22%,至24.35亿升。糖厂使用47.86%的甘蔗比例产糖,上榨季同期为51.04%。2024/2025榨季截至9月16日中南部累计压榨甘蔗4.66262亿吨,同比增加3.95%;累计产糖3032.7万吨,同比增加3.59%;累计产乙醇229.55亿升,同比增加8.15%;糖厂使用48.96%的甘蔗比例产糖,上榨季同期为49.37%。

巴西糖厂已使用ICE期货合约对2025/2026年度预期糖出口的38.5%(1160万吨)进行套期保值,高于去年同期的32.5%。9月份锁定的价格达到每吨2550雷亚尔(460.85美元),比8月份的均价高出220雷亚尔。报告称,如果不是银行和交易机构的信贷额度限制,套期保值的数量可能会更大。

巴西9月出口糖395.38万吨,同比大增24%,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2024/2025榨季4-9月巴西累计出口糖1956.25万吨,同比增加21.83%。

在干旱和大火发酵之前,巴西依然沉浸在可能继续刷新纪录产量的预期之下,其全球第一大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的权重预期已经从70%增加至80%,但在历史性干旱和一些火灾之后,巴西增产预期戛然而止,国际糖价应声而涨,这不仅是一个国家产量的波动,更是全球食糖供需结构从过剩到出现缺口的直接原因。

年中报告陈述过当时全球食糖市场上最大且唯一有效增加的供应压力来源就是巴西,未来任何的风险将都是糖价未来的希望,干旱和火灾直接将风险放大,巴西食糖产量意外减少的影响将持续到明年一季度收榨前后。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2 印度:产量和出口恢复性增加

印度是全球第一大食糖消费国和传统的第二大食糖生产国,2023/2024榨季初期印度食糖预计减产至2800万吨,但实际产量在3400万吨左右,去年为3660万吨。

因为有利的季风条件,2024/2025年度的甘蔗作物前景“非常好”,今年的甘蔗产量将比去年增加7-8%。USDA预计2024/2025年度印度糖产量预计将达到3550万吨,高于上榨季的3400万吨。其国内的糖消费量预计为3200万吨,高于上榨季预估的3100万吨。出口量预计为370万吨,低于上榨季的390万吨,进口量预计为210万吨,低于上榨季的300万吨。期末库存预计为1360万吨,高于上一年度的1170万吨,政府取消对糖转化为乙醇的上限,乙醇分流预计为400万吨,最终食糖产量为3150万吨。
      ICRA预计印度2024/2025年度糖产量将降至3330万吨,扣除400万吨乙醇分流量后的食糖产量为2930万吨。印度乙醇产能已经增加至158.9亿升,高于上一年度的138亿升。
      ISMA预估2024/2025年度糖总产量为3390万吨,印度政府正在考虑上调乙醇价格、上调食糖最低销售价格(MSP)、重新审查2024-2025年度糖出口等方案。秘书委员会正在审议一项提高糖最低销售价格的建议,要求政府将糖的最低销售价提高到至少每公斤39卢比,并允许出口200万吨糖。自2019年2月以来,糖的最低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每公斤31卢比不变。
      2025/2026榨季达成20%汽油乙醇混合率的目标,约为550万吨的糖转为乙醇生产,新榨季预计其国内食糖消费将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印度食糖增量或将都以内销为主,可出口数量预期不高。
      印度马邦2024/2025榨季开榨时间可能因选举推迟,以让甘蔗收割者参与投票。选举预计将在11月中旬左右举行,去年甘蔗产区降雨不足,影响了作物产量,糖厂只被允许在11月1日之后开榨,推迟半个月。
      在新榨季印度是否出口,出口多寡都将直接决定全球食糖市场供需结构,也就是其任何天气或者产量的调整方面都将对阶段性甚至全年度的价格造成直接且剧烈的波动,而这些波动和风险点都是糖价机会的来源。

image.png

2.3 泰国:产量恢复性增加
      作为全球第二大食糖出口国泰国境内生产的食糖75%左右都是用于出口的,泰国产量变动更多依赖天气,总体基数小影响减弱,由于拉尼娜现象,泰国在两年内也不会有大的复苏。
      2023/2024年度泰国压榨了8210万吨甘蔗,食糖产量同比下降20.37%至880万吨。2024/2025年度泰国甘蔗入榨量预计将增加至0.9-1亿吨,食糖产量预计将增长18%至1039万吨,食糖消费维持250万吨,出口预计为有700-800万吨的空间。糖厂计划在今年11月至明年4月间压榨甘蔗,泰国目前有57家糖厂,国内糖价由商务部监管,每公斤27至28泰铢不等。
      过去两个榨季主产区基本都经历了夏季的干旱威胁,未来的一个榨季泰国最大的变数依然是未来降雨水平,泰国为仅次于巴西的最重要的第二大出口和贸易市场,将对全球食糖市场带来更大扰动,而天气扰动也将成为市场重要的支撑之一。

image.png

2.4 欧盟:产糖小幅增加
      欧盟2023/2024榨季食糖产量为1562.44万吨,同比增加102.15万吨。2024/2025榨季预计甜菜种植面积为148.43万公顷,同比增加8.11万公顷,食糖产量预计为1640.56万吨,同比增加78.12万吨。夏天干旱和虫害频发,单产将降至74.4吨/公顷,未来欧盟产量或将小幅调低。
       2.5 国际市场总结:新榨季出现供需缺口
      国际糖业组织(ISO)9月下调了2023/2024榨季全球产糖短缺预期,将全球糖供需缺口从6月份的295.4万吨调低至20万吨,这是对年度糖市场状况的第四次预修订。2024/2025年度的首次评估中预测,全球糖缺口将达358万吨。2024/2025年度全球食糖产量将下降1.1%至1.7929亿吨,消费量预计将增长0.8%至1.887亿吨。

image.png

巴西中南部地区已将更多的产量提前到10月份新榨季开始前,这增加了全球2023/2024年度的产量,但也是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下降的主要原因。产量环比变化最大的是巴西,上调了103.8万吨,中国增产98万吨。减产最大的国家为泰国,降低225万吨、印度降低110万吨、墨西哥降低58万吨。
      综上,巴西中南部2024/2025榨季食糖产量将小幅降低至3900万吨附近,印度2023/2024榨季食糖产量为3400万吨,2024/2025榨季食糖产量将小幅增加至3330-3550万吨。泰国2023/2024榨季产量为880万吨万吨,2024/2025榨季食糖产量将增加至1039万吨。
      新榨季供给端的减少能否落实将重新成为市场主导,目前巴西为首的主要生产国新年度供应预期意外缩减,需求端预期维持稳定,年底前市场焦点将集中于需求预期和供给端的降低的角逐上,目前看巴西减产后供需缺口有继续放大的空间和可能,但整体供需矛盾不大,随着天气的变化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

3.我国糖市热点解读

3.1 产销:新榨季增产预期明确
      2023/2024年制糖期截至5月底生产己经结束,全国共生产食糖996.32万吨,同比增加99万吨,增幅11.03%。全国累计销售食糖960.6万吨,同比增加107.45万吨,增幅12.6%;累计销糖率96.41%,同比加快1.34个百分点。食糖工业库存35.72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减幅19.22%。本制糖期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493元/吨,同比回升222元/吨。2024年9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199元/吨,同比下跌810元/吨,环比下跌105元/吨。
      广西2023/2024年榨季产糖618.14万吨,同比增加91.11万吨;产糖率12.08%,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广西累计销糖591.00万吨,同比增加91.60万吨;产销率95.61%,同比提高0.85个百分点。制糖集团工业库存27.14万吨,同比减少0.49万吨。其中9月单月销糖45.34万吨,同比增加21.03万吨。
      云南2023/2024榨季产糖203.20万吨,同比增加2.1万吨,产糖率13.15%,同比降低0.13%。截至9月30日,累计销售糖192.02万吨,同比增加4.35万吨,销糖率94.50%,同比增加1.18%,9月单月销售15.39万吨,同比增加5.8万吨,工业库存11.18万吨,同比增加2.24万吨。
      广东2023/2024榨季产糖53.17万吨,出糖率9.41%,销量51.43万吨,库存1.74万吨,产销率96.72%。
      内蒙古2023/2024制糖期累计产糖53.5万吨,同比减少4.8万吨。截至9月底累计销糖53.5万吨,同比减少4.8万吨;产销率100%,同比持平;工业库存0吨,同比持平。其中9月份单月销糖0.59万吨。
      新疆2023/2024制糖期累计产糖55.86万吨,同比增加10.28万吨。截至9月底累计销糖52.98万吨,产销率94.84%,工业库存2.88万吨。9月单月销糖3.7万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024/2025制糖期全国糖料种植面积有望从1877万亩增加百万亩上下,食糖产量有望恢复到1100万吨左右,增产幅度在百万吨上下,其中新疆预计增加至80万吨左右,内蒙预计增加至70万吨左右,甜菜糖累计产量同比提高约40万吨,其余增幅只要集中在广西产区,崇左甘蔗面积增加20万亩左右,来宾、柳州和南宁均增加3-5万亩,广西累计产量预计增加至690万吨,增加70万吨以上。云南预计将增加6-7万吨至210万吨,广东和海南预计同比略有减少。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3.2 进口和走私:维持稳定
      2023/2024榨季截止8月底累计进口435.38万吨,同比增加100.82万吨,增幅30.13%,全榨季进口预计约为480万吨。2023/2024榨季截止8月底累计糖浆和预混粉共进口186.29万吨,同比增加45.27万吨,增幅32.1%,全榨季进口预计将达到200万吨左右,折合糖量约为115万吨。
      2024/2025年度随着我国的增产,外糖价格的回暖以及消费的稳定,预计进口维持稳中略减的格局,全年进口预计为450万吨上下。
前期采购的巴西为主的食糖流入我国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加上加工时间,从今年7月中旬到8月上旬开始加速流入,后期随着我国新糖上市加快,巴西生产进入下半段和其意外的减产,年底前进口将逐步小幅回落,年后进口将有明显缩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关于调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区外加工贸易食糖管理措施的公告》于2024年4月18日公布,7月1日起实施,在此之前,5月份糖浆、预混粉进口数量大增,并接近前高,政策落地后,原产地东盟等国家的糖浆、预混粉等政策维持不变,在需求自下而上的支持下,相关品种的进口量练练刷新历史。

有利润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2024/2025榨季预计进口替代品在糖价在21美分以上阶段依然将维持在相对高位,预计替代食糖消费空间在100-150万吨。

替代糖源进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价格差异带来的利润,尤其在进口糖窗口关闭后,税号1702.90零关税之下的暴利令管控手段越发显得无效和滞后,主客观原因共同推动了相关替代品行业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张式发展和渠道以及管控手段的建立健全,相对来讲非法贸易糖则并未有更大规模的无序扩张。

3.3 库存:国产糖去库存进展顺利

2023/2024年度制糖期预计全国食糖产量恢复至996万吨,比上个榨季的897万吨增加98.72万吨,进口480万吨,替代糖源小幅增加,消费也稳中略增至1500万吨上下,期末库存或将小幅增加至67万吨上下,依然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区域。

截止9月底,广西和云南第三方在库库存累计43.24万吨,同比环比均降低,创十个榨季以来最低水平。广西第三方在库库存为14.31万吨,同比减少12.63万吨,环比减少18.91万吨。云南第三方在库库存28.93万吨,同比减少13.36万吨,环比减少10.66万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今年三季度前全球市场陷入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外部加息后国内相关政策强势出台后市场才有所缓和,在此之前白糖市场的消费中下游表现同样不佳,大型终端采购维持稳定个别下降,中小型企业采购下滑明显,替代品优势突出,终端企业提高采购频率,降低库存水平,需求不断后延,进口在8月政策显效之前维持相对低位,也促进了国内去库存的进展,在三季度进入消费旺季后刚需才逐步支撑去库存的顺利进行,未来作为半刚需的品种,需求端表现不会有太大波动,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季节性需求而同步波动,预计2024/2025榨季全年消费1550万吨左右。

image.png

3.4 政策面:抛储将成为市场缺口有利补充
      2023年9月27日,中央储备糖进行了16/17榨季以来的首次食糖抛储竞拍,竞卖数量为12.67万吨,分两场进行,第一场竞卖的是旧榨季生产的2.67万吨白砂糖,第二场是2023年生产的10万吨白砂糖,旧榨季生产的白砂糖竞卖底价6500元/吨,2023年生产的白砂糖竞卖底价为7300元/吨。大部分竞卖的储备糖均已升水几十元成交。
      未来是否抛储,抛储量多寡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但可以确定的是轮库一直在进行,抛储也有将更加灵活高效。

image.png

3.5 天气:中等偏弱的拉尼娜不断延后
      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今年1月开始衰减,4月至5月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年中一度预计夏季7-9有进入拉尼娜状态,但现象持续延后近一个季度。
      南美沿岸附近地区降水稀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多雨,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容易出现洪涝。我国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将持续偏强,海洋向中国大陆输送的水汽条件总体比较好,造成中国东部总体降水偏多。
      甘蔗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降雨,而极端降水仅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两成左右,其余大部分都归因于其他因素导致的,所以天气现象的影响并不稳定,今年属于中等偏弱且时间延后的天气现象,局部地区干旱严重,巴西中南部产区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干旱已经造成了今年预期的增产没有见到,而三季度意外的减产和认为纵火也导致减产持续发酵,至今到一季度依然在支撑糖价。

4.行情展望

4.1 国际市场
      ISO将2023/2024榨季全球产糖供需缺口从6月份的295.4万吨调低至20万吨,2024/2025年度全球糖缺口将达358万吨,全球食糖产量将下降1.1%至1.7929亿吨,消费量预计将增长0.8%至1.887亿吨。
      2024/2025榨季巴西中南部食糖产量将小幅降低至3900万吨,印度2024/2025榨季食糖产量将小幅增加至3330-3550万吨。泰国2024/2025榨季食糖产量将增加159万吨至1039万吨。
      综上,新榨季供给端的减少能否落实将重新成为市场主导,目前巴西供应预期意外缩减,四季度巴西进入生产后期,受减产影响其压榨周期或将提早结束,生产和出口都将缩减。同时,亚洲产区进入生产季节和需求旺季进口增加的阶段,泰国产量略有恢复,出口总量受限,印度四季度出口概率较低,欧盟小幅恢复,但和印度一样更多是自给自足,需求端维持缓慢恢复整体稳定的趋势。综上,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前全球食糖市场都将围绕巴西减产幅度和其他国家出口进展推进,整体供需在明年一季度前基本平衡,明年一季度过后巴西生产季节结束,亚洲产区生产收尾,全球食糖市场供应压力高峰过度,将再度进入巴西新榨季,即增产预期和需求恢复的角逐状态。
      4.2 我国市场
      2024/2025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有望恢复到1100万吨左右,增产幅度在百万吨上下,甜菜糖累计产量同比提高约40万吨,广西累计产量预计增加至690万吨,增加70万吨以上。云南预计将增加6-7万吨至210万吨,广东和海南预计同比略有减少。2024/25年度全年进口预计为450万吨上下,替代食糖消费空间预计在100-150万吨。
      四季度依然要面临新榨季增产百万吨、进口糖持续上市、替代糖增加以及需求低于预期的考验,远月压力依然持续高于近月。本月开始各项提振经济和扶持政策陆续落地,生产生活持续“谨慎乐观”恢复中,食糖虽然属于需求弹性不大的品种,但在金融属性占主导阶段仍然要跟随市场同步波动为主。
      价格方面,2024/2025榨季国外的供需缺口和主要国家的减产支撑持续有效,或将持续至明年一季度前,国内价格支撑相对偏弱,反而是增产预期比较强烈,加上进口和替代糖源增加的有效补充,外强内弱持续运行中。预计价格将继续围绕国内生产低成本和进口高成本之间波动,而国内多种糖源并存,低成本来源将成为新榨季的底价参考,美糖参考区间15-25美分/磅,郑糖参考区间5200-6500元/吨,如果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和宏观面的超预期事件发生,价格空间上下再调整200-300元。套利以近强远弱正套结构为主,期权方面重点以区间内跨式和宽跨式套利以及卖出看涨期权为主要工具。


(责任编辑:Martin)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 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70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