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业标准体系发展(1)——质量标准从无到有

媒体  泛糖科技日期  2024-01-10 18:29阅读量  366 作者  中国糖业协会

1957年以前,我国食糖无统一的质量标准。各制糖厂普遍采用夏威夷糖厂技术管理文件中对耕地白糖的质量要求,对白砂糖的蔗糖分、还原糖分、色值、灰分、干燥失重等质量指标进行质量内控。

1957年12月1日,食品工业部颁布了甘蔗白砂糖质量标准,编号为食糖0101-57,将白砂糖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从发布之日起在全国实施。

1957年,广东省制糖工业公司提出了赤砂糖质量标准草案,经食品工业部制糖工业管理局批准,作为食品工业部制糖工业管理局产品质量标准于1958年1月1日实施,赤砂糖有了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1967年,轻工业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QB532-67《赤砂糖》标准,将原来两个等级合并为一个等级。1998年对赤砂糖质量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为QB/T2343.1-97《赤砂糖》,重新规定了赤砂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1998年9月1日起实施。

1964年,轻工业部制定了白砂糖新的质量标准,编号为GB317-64,代替食糖0101-57,将亚硫酸法白砂糖分为两级,即一级和二级。

1965年以前,没有统一的试验方法标准,各制糖厂普遍采用夏威夷糖厂技术管理文件中对耕地白糖的试验方法,对白砂糖的蔗糖分、还原糖分、色值、灰分、干燥失重等质量指标进行检测。除色值和灰分外,其他指标与现代的试验方法原理一致,步骤略有差异。

1979年,第二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管理、切实整顿、打好基础、积极发展”的方针,国家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在众多领域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以及标准化中心。

1983年,轻工业部批准成立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和全国甜菜糖业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轻工业部[83]轻生字第81号)。所在单位为轻工部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和轻工部甜菜糖业研究所(黑龙江),全面负责糖业标准化工作,结束了糖业无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局面。

1984年,轻工业部对甘蔗白砂糖质量国家标准进行修订,编号为GB317-84,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5年10月1日起实施。

1988年,由轻工业部发起,轻工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和轻工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共同负责起草国家标准GB9289-88《制糖工业术语》。

1989年3月2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10496-89《糖料甜菜》、GB10497-89《糖料甜菜检验方法》、GB10498-89《糖料甘蔗》、GB10499-89《糖料甘蔗检验方法》。从1989年9月1日起实施。

1990年,轻工业部(轻工业部[90]轻质字第32号)决定,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更名为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全国甜菜糖业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更名为全国甜菜糖业标准化中心,所在挂靠单位不变。组织制定修订了QB/T1213-1991《精制白砂糖》、GB/T1445.2-1991《绵白糖》、QB/T1214-1991《方糖》、QB/T1173-1991《单晶体冰糖》、QB/T1174-1991《多晶体冰糖》等标准。

1991年,国家标准GB317.2-91《白砂糖试验方法》发布实施,第一次进行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分离。规定了白砂糖粒度、蔗糖分、还原糖分、电导灰分、干燥失重、色值、混浊度、不溶于水杂质的测定方法。该标准适用于白砂糖,也适用于精制白砂糖。

(责任编辑:clam)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