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发布糖料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媒体  泛糖科技日期  2023-03-29 08:46阅读量  285 作者  农业农村部

为抓好糖料春季田间管理,保障糖料生产稳定,3月24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甘蔗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甜菜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意见全文如下:


甘蔗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春季是我国新植蔗栽种和宿根蔗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抓好甘蔗春季田间管理,为全年生产打好基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研究提出甘蔗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新植蔗种植

(一)选用良种及脱毒健康种苗

去年秋季以来,我国广西、云南部分蔗区持续少雨干旱,旱情较重,据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大部蔗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的概率较大,鼓励主产蔗区采用甘蔗抗旱节水生产技术。新植蔗选用适宜的抗旱丰产高糖品种。鼓励采用脱毒健康种茎进行新植蔗种植,有效预防花叶病、凤梨病。

(二)做好新植蔗耕种

完成犁耙备耕后进行播种和施肥,机械化种植行距120厘米,亩下种8000芽左右;人工种植行距100厘米,亩下种6000芽左右。基肥亩施甘蔗配方复合肥40—60公斤,或一次性施用甘蔗配方复合肥(缓释性)80—120公斤,与防治害虫的农药混匀一次性施用。

(三)推广抗旱节水生产技术

水分的有效供给是实现甘蔗稳产丰产的关键措施。有灌溉条件的蔗区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定时、定量为甘蔗供给水分和养分,实现减肥减药节水增产。没有灌溉条件的蔗区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挖植蔗沟深度30—40厘米,甘蔗下种覆土后,用精异丙甲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用地膜沿蔗沟垂直起伏方向或平行顺沟方向覆盖蔗沟。膜要拉紧、拉直、紧贴土面,有足够的受光面。因地制宜选择除草地膜,减少除草剂的施用。

(四)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

地面相对平整,路网通达的规模化蔗区,应积极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采用1.4+0.4米宽窄行距、适宜机械收获的种植模式,进行机械中耕除草培土施肥。

二、宿根蔗管理

(一)抓好砍收质量

采用快锄低砍方式砍收甘蔗,提倡入土5厘米进行砍收,对砍收质量不过关、导致蔗桩过高的,应及时利用机械或人工铲去甘蔗的高位蔗蔸,保留地下5—10厘米蔗蔸。

(二)及早清理蔗园

甘蔗收砍后,及早清理蔗园,积极推广蔗叶粉碎还田,蔗叶还田可有效提高蔗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氮磷钾施用量20%左右。提倡采用分段式收获甘蔗,将甘蔗叶移出蔗园,集中统一处理,实现蔗叶饲料化利用。

(三)加强宿根管理

宿根甘蔗要及时开垄松蔸,加强肥水管理,每亩用60—100公斤专用肥均匀施于蔗蔸两边,有条件的蔗区提倡亩增施生物有机肥120—200公斤,施肥后应及时培土,培土厚度5—10厘米。提倡宿根甘蔗地膜覆盖,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宿根甘蔗产量和延长宿根栽培年限。提倡宿根甘蔗机械化破垄松蔸、施肥施药、培土覆膜一次性完成。

三、加强病虫草害监测和防控

加强田田间巡查,抓好甘蔗病虫草害监测,及时进行防控。春季是甘蔗病虫害易发期,要特别关注宿根蔗田黑穗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或唑醚·氟酰胺等。要重点防治螟虫、蔗龟等害虫,对虫害严重的蔗田,根据虫害种类采用含辛硫磷、杀虫双、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的农药与肥料混合,一起施入蔗根附近。对蓟马、粘虫等为害较重的蔗田,采用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进行喷施。鼓励积极推广应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性诱剂迷向法以及杀虫灯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 


甜菜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为抓好甜菜春季生产管理,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全苗壮苗,保障全年甜菜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根据不同甜菜产区生产特点、气候条件,研究提出甜菜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播前准备

选地尽量避免重迎茬及有玉米、大豆除草剂残留的地块。及时整地,要求达到地平、土碎、地净、地实。播种前1—2天选用精异丙甲草胺、苯嗪草酮等除草剂,按说明用量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选用发芽率95%以上的丸粒化单胚甜菜良种,西北产区优先选择高糖型品种,华北及东北区选择抗丛根病、抗褐斑病、耐根腐病型品种,冷凉区域及新种植区可选择丰产型品种。

二、适期播种

春季连续5天地表5厘米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可适时播种。一般亩保苗达到6000株左右为宜。蛴螬等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播种前可将毒死蜱颗粒剂或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等杀虫颗粒剂与肥料混合均匀施用于土壤。

1.机械直播。采取机械精量直播种植的,要求播行笔直,起落整齐,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深在2—3厘米为宜,不宜过深。播种时要边播种边检查,避免漏播。播种后立即进行第一次滴水,滴灌量以30方/亩左右为宜,如风大、气温高,可补滴一次出苗水,确保出全苗。如采取膜下滴灌种植,播后需注意田间查苗,放苗,防止烧苗。抢墒播种地块,如遇早春风大、墒情差,应采用增加滴灌带引水或移动喷灌设备等方法及时补水。

2.育苗移栽。采取纸筒育苗移栽种植的,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地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育苗场地,搭建塑料大棚,面积较小的场地可扣小拱棚。选用5年以上未种过甜菜的麦茬、玉米茬或马铃薯茬土地的肥沃表土作为育苗土,育苗土要求无除草剂残留、杂草种子较少,忌用盐碱土、粘土、生土和砂土。苗床土300公斤加2公斤苗床专用肥混拌均匀,苗床垫高地面10厘米以上,且平整、轧实,切忌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床”育苗。

播种后7天出齐苗,注意保温,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0℃以上。如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换气,防止高温烧芽、棚内缺氧及湿度过大引发立枯病。苗床可喷洒恶霉灵、甲霜恶霉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说明兑水喷施防治立枯病。尽量不要给苗床浇水,用棚内喷灌的方法喷洒25℃温水进行湿润。甜菜苗到一对真叶后喷施甜菜壮苗剂,防止甜菜苗徒长。

苗龄30—35天即可移栽,移栽前要浇水,使苗床有足够水分,易于纸筒分离;用敌杀死按使用说明喷洒苗床,防止幼苗移栽到田间后虫害危害。

三、病虫害防治

甜菜苗期需及时对立枯病,甜菜象甲、蛴螬、地老虎以及草害进行防控。机械精量直播种植的及纸筒育苗移栽的可用98%恶霉灵、30%甲霜恶霉灵、50%福美双按使用说明喷雾防治立枯病,膜下滴灌种植可随水施药。苗期防治甜菜象甲等甲壳类虫害,用20%氰戊马拉松等一些有机膦类和菊酯类的药复配使用进行防治。蛴螬及地老虎危害严重时,要使用5%的毒辛或2%的氟氯氰噻虫胺或联苯噻虫胺,按使用说明喷雾和定向灌根进行防治,滴灌可随水施药。地老虎也可采用毒饵撒在行间防治。

四、草害防治

杂草3—4叶期前,选用甜菜安宁、安宁乙呋磺、苯嗪草酮、氟胺磺隆、二氯吡啶酸等除草剂按使用说明进行喷雾防治草害。在甜菜长到6—8片叶时进行田间中耕除草等工作。8叶期后,结合施肥进行一次透灌,实现快速封垄。

(责任编辑:Clax)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