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糖业状况(4)——甜菜糖厂状况
阿城糖厂
1945日本投降后,苏军进驻东北接管了阿城糖厂,将糖厂委托秋林洋行临时代管。当年11月又以原北满制糖株式会社日人股份(51%)折合伪满国币170万元卖与英籍犹太人“老巴夺父子有限公司”经营,改为松江制糖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4月25日松江省人民政府成立,于10月接管该厂,变为公私合营公司。1947年3月省政府投资30亿元收买了制糖公司股份的51%,老巴夺股份为49%。改称松江省制糖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阿城糖厂生产的方糖
1950年3月,松江省政府以300亿东北币收买老巴夺股份,从此阿城糖厂成为省的直营企业。以原有设备开工生产,加工量略有提高,但因设备陈旧,事故不断发生。有些设备如锅炉、渗出罐等均已超过安全期限,不能保证安全生产。松江省政府连年投资对设备做了必要的检修、更换和补充。
1951年投资495万元,其中87%用于添置设备,增加蒸发罐及压滤机各1台,修建烟囱及石灰窑室,以及其它零星设备。1951/52年制糖期日平均加工量523吨。
1952年投资143万余元,85%用于设备改造,更换渗出罐14台(7.5米3/台)、蒸发罐1台、煮糖罐1台、废粕送出架空索道一套,新安8号锅炉1台,蒸发面积500米2,改造和增建专用铁路支线、变电所、糖蜜库及车间内零星设备。除锅炉及专用路线外均当年竣工。1952/53年制糖期日平均加工量达557吨。
50年代前浸出器(左一) 60年代的间断浸出器(左二)70年代DDS连浸器(左三)
50年代前的锅炉间(左一)50年代前原动机(左二)50年代前的传动设备(左三)
1953年投资120余万元,82%用于设备改造,增加120马力蒸汽原动机1台,甜菜升运轮和甜菜斗升机各1台,9号锅炉1台,煮沸罐1台以及压滤机、袋滤器、水源泵等。全厂有三分之一的设备进行改造或扩大,用钢材400余吨。扩大和改造的结果,使1953/54年制糖期日平均加工能力达799吨。当年收回资金相当于投资数的105%。
1954年投资68.1万元,用于设备改造23.9万元,增加煮糖罐3台,分蜜机3台,加热器5台,以及改造绵糖设备。
1955年使用投资36.5万元,增加分蜜机、加热器各3台,袋滤器4台。修建酒精厂烟囱一座,并凿深水井及增加河水闸门等。
1956年投资18.2万元,增加分蜜机4台,补充方糖设备、锅炉通风设备及压滤机板框等。
1957年投资20万元,其中72%用于设备改造。经过改造和扩建,使设备之间达到基本平衡,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生产能力达到了1000吨/日。砂糖成本由1951年的427.17元/吨降低到1957年的412.40元/吨,绵糖成本由512.01元/吨降低到434.18元/吨。产品质量符合并优于国家标准,特别是精绵糖被评为优质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深受欢迎。
甜菜是制糖生产的原料,阿城糖厂1947年设原料科,1949年改为农务科。1946年人民政府接管糖厂,先后在阿城、双城、拉林、周家等地建立4个甜菜驻在所,与农民直接签订甜菜予购合同,收购甜菜。经历年扩大调整,设12个管理站。
这三家糖厂是我国甜菜制糖业发展的起点
1949/50年制糖期,全国糖产量不足26万吨,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北方各地又无甘蔗土法制糖可供调节,缺糖情况更为严重。原松江、黑龙江两省政府决定在恢复哈尔滨、阿城、范家屯三座糖厂外,利用东北地区土地肥沃、甜菜含糖率高的特点,再各筹建一家800吨/日甜菜糖厂。1952年夏经东北大区政府、食品工业部、国家计委逐级审批,在哈尔滨市郊城高子与讷河县拉哈镇选定了厂址,这就是和平糖厂、红光糖厂。这是继三家老糖厂恢复生产之后为发展甜菜糖业所迈出的一步,也是我国甜菜糖业史上划时代的一步。由于两家糖厂规模相同,商定集中力量共同进行设计。这是我国第一批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自行安装的大型制糖企业,开创了我国甜菜糖业新里程。
和平糖厂
建于1951-1953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继哈尔滨糖厂恢复之后,由国内设计、制造、安装的第一家甜菜糖厂。设计能力为800吨/日。1951年由松江省及哈尔滨市合资兴建,名为“松哈糖厂”,年初组成“新建糖厂筹委会”,全权领导建厂工作,自1951年开始设计,到1953年12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1951年重点工作是选定厂址并进行设计。1952年制造设备和建造厂房,同时开始培训技工,由双城、阿城、牡丹江等地招考百余名高小毕业生,在阿城及哈尔滨糖厂培养两年。1953年集中力量安装设备,完成土建结尾工程。建厂全部投资为1500万元。甜菜产区为肇东、海伦、绥棱三县。1953/54年制糖期开工111.5天,除事故停机35.5天外,有效生产日数78天,加工甜菜58539吨,包括停机时间每日平均加工516吨,扣除停机每日平均加工751吨。1954/55年制糖期日平均达885吨和999吨。
和平糖厂设计时我国尚无专业设计机构,不得不借助于参加哈尔滨糖厂恢复设计的俄人工程师,并以阿城糖厂俄人总工程师为领导。设计标准以苏联标准为依据,并以阿城糖厂为蓝本,工艺流程与阿厂完全一致,同时还利用了部分奉天糖厂的旧设备。
和平糖厂厂徽
红光糖厂
位于讷河县境内的拉哈镇。1951年3月,成立厂址勘测委员会,沿嫩江流域和滨北铁路勘测论证,经东北局批准,设在嫩江中游东岸的拉哈镇。与松哈糖厂(即和平糖厂)共同设计,加工能力为800吨/日。主要设备在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加工制造。1952年动工修建,1953年比和平糖厂稍迟一步建成,1954年一季度正式投入生产。工艺流程完全仿效阿城糖厂,即预、冷、热三次加灰,三次碳酸饱充,带零效、四效蒸发,三次煮糖,产品为砂糖的流程。
红光糖厂基建落成与开机生产典礼大会
甜菜制糖离不开甜菜种植,由于甜菜属于低值产品,不宜于长途运输,所以每家甜菜糖厂都有一个最大覆盖半径。红光糖厂自1951年开始在绥化、克山、依安、讷河四县境内试种甜菜。1953年随加工能力的提高,对甜菜种植县作了适当调整,集中到依安、讷河、富裕和嫩江四个县。以后随着产量扩大,甜菜种植区域多次调整。甜菜种植面积,1951年建厂初期105亩,1953年5.3万亩,1954年以后每年保持在26万亩左右。
其它糖厂也都有大致的覆盖半径,不一一叙述[1]。
[1] 以上五家甜菜糖厂的设备改造、工艺发展、甜菜种植和产品产量等详细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马彰编著的《中国甜菜糖业发展史料》一书
(责任编辑:calm)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