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史】我国甜菜糖业兴起
适宜制糖的甜菜种植和制糖方法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许多学者对近代引入我国的甜菜情况作了考察,在引入的时间、线路等方面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盛桂诚、张宇和认为:我国引种糖用甜菜约在1920年左右,当时在济南黄台有一所甜菜糖厂,在苟延残喘之后终于倒闭 。
唐启宇认为:甜菜糖传入我国的时间与路线有三条,一是1903年开始由俄国传入我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铁路沿线地方种植,1908年在东北阿城设厂制糖,随后将甜菜种植和制糖技术推行至整个东北。1910年以后,日本在东北设立南满制糖公司和日本帝国制糖公司进行经营。二是1912年由德国输入种子,继而推行于华北地区。三是抗战期间由苏联传入西北。
赵匡华、周家华认为:我国引进作为制糖原料的甜菜的时间,一般认为是1906年,那年一些俄籍波兰人最早在黑龙江流域试种。并在1905年,中俄合作在哈尔滨南阿什河畔的阿城县着手营建阿什河甜菜糖厂,1908年投产 。
另有一说,李治寰先生引用宋湛庆《我国引进糖用甜菜时间的正误》稿说,1896年河南滑县人郭云升在其所著《救荒简易书》中说:“云在山东省齐河县黄河船中,见奉天海州(海城)商人,闻其说洋蔓菁(甜菜)碾汁做糖,为利甚厚,而其渣为用尤大,丰年能饲牛马,荒年可以养人。云喜,细问原委,则曰,奉省海州种洋蔓菁业已二十余矣,故能言之详且尽也” 。
学者的意见不尽一致,但基本认同甜菜引进时间在二十世纪初,引进地域在黄河以北尤其以东北、山东为主。
我国第一家甜菜制糖厂,一般认为是1905年建设的阿什河糖厂。民国时期,全国共有5家甜菜制糖厂,有波兰人经营的阿什河糖厂、官营的呼兰糖厂、国人经营的山东溥益糖厂、日本人经营的奉天和铁岭两糖厂。生产能力大体为350~500吨/日。
《中国糖用甜菜品种》一书认为,1896年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时,在哈尔滨香坊设立中东铁路农事试验场(哈尔滨农事试验场前身),开始试种糖用甜菜,以后扩种到阿城县。
(责任编辑:Olivia)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