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期货2022年报:白糖

媒体  泛糖科技日期  2022-02-21 15:22阅读量  582 作者  中期研究院 农产品研究团队

要点:

国际糖市方面,目前全球食糖库存消费比低位运行,2021/22榨季全球糖市处于紧平衡的格局中,将继续支撑国际糖价高位运行,需关注能源价格变化对甘蔗制糖比例的影响。国内糖市方面,在经历了2020/21榨季的食糖增产后,上榨季库存结转量较大。本榨季我国食糖可能出现小幅减产局面。本榨季食糖消费则保持平稳态势,供需缺口为543万吨,走私严控背景下,缺口需要进口糖与国储来补充。进口量的多少取决于进口政策,进口量的控制决定了抛储的空间,抛储的节奏又将影响国内行情的波动节奏。总体来看,2022年国内糖市整体的供需矛盾不突出,上有减产预期,下有成本支撑,郑糖来自糖市供需面的驱动力有限,其走势更多受外盘糖价指引。预计2022年郑糖将以震荡行情为主,运行区间为5450-6400。

一、2021年郑糖行情回顾

2021年郑糖整体走出了一波震荡上涨的行情,但上行之路较为曲折,年度涨幅为10.45%。

一季度,郑糖震荡走高。在国内春节食糖需求刺激及国际糖供应收缩的推动下,郑糖主力合约震荡上行并于3月初创下了5560元/吨的高点。不过进口糖的大量涌入制约了郑糖的涨幅,郑糖随后承压下行至5250一线附近。

二季度,郑糖区间震荡。国际糖市方面,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国际糖价自4月初开始迎来了长达1个月的强劲上涨行情。首先,巴西干旱推迟了新榨季开榨时间、甘蔗单产同比下滑明显;其次,泰国收榨时间提前,产量较低,可供出口量较少;再次,印度疫情干扰使得糖出口进度受阻。国际糖价的走高抬升了国内进口成本,同时国内现货成交在五一后逐渐放量,主产区产销情况好于预期,这也为郑糖提供了上行动能,主力合约期价在5月中旬突破了5800关口。

三季度,郑糖运行重心抬升。由于巴西中南部干旱及霜冻使得甘蔗受损程度加重,2021/22榨季巴西甘蔗及糖厂量预估数据被下调,国际糖价冲高至20美分附近。国际糖价走强提振国内郑糖走势,主力合约期价在8月中旬突破6000大关。不过国内食糖工业库存处于历史偏高水平,制约了郑糖表现,郑糖震荡回调后于9月底在5700附近企稳。

四季度,郑糖冲高回落。

步入四季度,市场对年底食糖进口量将萎缩的预期被打破。继食糖进口量在10月、11月分别创下81万吨、63万吨的高值之后,12月初受新冠变异毒株黑天鹅事件冲击,原油价格下跌拖累ICE糖价走势,使得进口压力再度陡增。与此同时,随着南方主产区陆续迎来开榨高峰阶段,新糖大量上市,糖厂为在年底回笼资金,加大了食糖的抛售量,进而打压食糖现货价格大幅回落。在以上利空因素的作用下,郑糖自11月中旬创下的6167高点后震荡下行,最低下探至5673。

二、2021/22榨季全球食糖供应仍面临缺口

2.1 2021/22榨季巴西食糖产量将大幅下滑

图2-1:巴西食糖供需平衡情况    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巴西作为重要的食糖主产国,其产量变动牵动着全球糖市的神经。巴西中南部2020/21榨季共计压榨甘蔗6.05亿吨,同比增加2.56%,产糖量达到创纪录的3846.5万吨,同比增加43.73%,产乙醇303.66亿公升,同比减少8.7%。糖厂使用46.07%的甘蔗产糖,大幅高于2019/20榨季同期的34.33%。2021/22榨季于去年4月正式拉开帷幕,受干旱和霜冻影响,以及出行限制导致需求降低,预计2021/22年度甘蔗压榨量为5.25亿吨,较2020/21年度减少13.3%;乙醇产量将为277亿公升,同比减少8.7%。甘蔗制乙醇比例为55.13%,较上年增长1.2%。预计巴西中南部2021/22年度糖产量将为3200万吨,较上一年度明显下滑。美国农业部预计巴西2021/22年度糖产量为3600万吨,较上年减少610万吨。巴西糖产量下降将对全球食糖价格构成支撑作用,使巴西糖厂的糖价能保持在比乙醇更高的水平。预计巴西2021/22年度出口2600万吨,比2020/21年度下降615万吨。

就2022/23年度而言,预计22/23年度巴西甘蔗面积将达到780万公顷,同比增长1%。考虑到到降雨增加的可能性,预计22/23年度甘蔗出糖量(ATR)与2021/22年度相比略有下降2.6%,至每吨141公斤。预计巴西甘蔗压榨量为5.653亿吨,比21/22年度增加6.04%。后期天气情况及燃料价格变化仍是影响巴西食糖产量的不确定因素。

2.2 2021/22榨季泰国食糖产量将明显反弹

泰国是仅次于巴西的全球第四大食糖生产国和第二大食糖出口国。受旱情冲击,2020/21榨季泰国食糖产量以757万吨创下了2009/10榨季以来的新低水平。对于2021/22榨季,预计泰国2021/22榨季甘蔗压榨量达到8570万吨,产糖量将达到950万吨,较上一榨季增长近三分之一,产糖量将从十年以来的低谷中实现大幅增长。这一方面是得益于本年度泰国蔗区降雨情况良好,在泰国主要种植区的甘蔗分蘖和伸长生长阶段,平均降水量比平均水平高出5-7%;另一方面,甘蔗收购价格高促使农民将其他农作物改种甘蔗,也有利于甘蔗产量增长。而在直接食糖消费和食品服务的需求增加下,预计食糖消费量也将回升。出口也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这将促使库存从2020/21年度的纪录水平下降。

图2-2:泰国食糖供需平衡情况    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2.3 印度2021/22榨季食糖产量或持平

图2-3:印度食糖供需平衡情况    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印度是全球第一大食糖消费国和第二大食糖生产国,其国内的产销状况直接决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这将对国际市场的供需格局产生较大影响。2020-21年度糖产量达到3,100万吨,消费量为2600万吨。就2021/22年度而言,印度糖厂协会(ISMA)预计印度2021/22市场年度糖产量为3145万吨,较此前预估增加近3.1%,主要由于关键西部产区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产出料较上一年度增加10%,达到创纪录的1170万吨。加上印度850万吨的期初库存,估计2021/2022年度印度食糖总供应量达到3995万吨。其中糖厂可能将创纪录的340万吨糖用于乙醇生产。出口方面,由于今年糖出口补贴按下暂停键,印度当前市场年度料出口600万吨糖,低于去年的720万吨。而国内消费量估计为2650万吨,因此到年度结束时,印度期末食糖库存将为745万吨左右。

图2-4:全球食糖供需平衡情况    单位:千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在国际糖市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供应过剩格局之后,2020/21年度全球食糖面临400万吨的供应缺口。就2021/22年度而言,各大机构对全球供需形势预测不一。国际糖业组织(ISO)最新估计,2021/22年度(10月至9月)全球食糖供需缺口为255万吨。这一数量高于去年8月份预测的385万吨缺口。ISO预计2021/22年度全球糖产量为1.7047亿吨,较此前预估下调18.5万吨,较上年度产量水平小幅增长。巴西预期中的减产有部分被欧盟、俄罗斯和泰国的增产抵消。由于各国出行人数下降、疫情相关限制措施和消费模式的转变等将导致食糖消费量下降,ISO将全球2021/22年度糖消费量预估下调144万吨至1.7303亿吨,虽然该最新的消费量预估仍较上年度水平增加1.2%。ISO还预计2020/21年度全球糖市年末库存为9325万吨,低于上年的9674万吨。目前全球食糖库存消费比为17.02%,处于近十年来的偏低水平,全球糖市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的格局中。

三、本榨季国内食糖消费保持平稳

3.1 2021年含糖食品消费略有恢复

表3-1:国内主要含糖食品产量表(万吨)

image.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泛糖科技

2020年受疫情影响,食糖消费表现相对疲弱,同期含糖食品累计产量基数较低,且一半为负增长。步入2021年后,食糖消费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数据来看,2021年国内7类主要含糖食品累计产量除糖果和罐头外,同比均呈现上涨趋势,上涨幅度在3.55%-8.99%之间。其中上涨幅度最多的是碳酸饮料,年产量为2337.62万吨,产量达18.59%;其它品种情况:糖果类年产量304.32万吨,下降2.63%;罐头类年产量831.71万吨,下降3.69%;速冻米面食品类年产量371.83万吨,上涨11.22%;乳品类年产量3031.66万吨,上涨9.04%;冷冻饮品类年产量221.36万吨,上涨3.55%;果蔬汁饮料类年产量1693.5万吨,上涨11.42%。

3.2 淀粉糖替代优势削弱

就替代品而言,当前淀粉糖的替代作用要受口味偏好、装置设备、运输瓶颈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果葡糖浆是淀粉糖行业最耀眼一个产品。目前69%的果葡糖浆应用于饮料市场,仅在饮料领域对白糖形成了明显替代,特别是碳酸饮料。考虑到食品口感问题,除非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一般企业不会轻易改变甘蔗糖与果葡糖浆的配比例,加上使用成本稍高,因此两者不是有价差就替代。在蔗糖与淀粉糖使用存在交叉的领域,当蔗糖与淀粉糖价差小于1000元/吨,大多数终端用户会选择使用蔗糖,而不会考虑淀粉糖;当蔗糖与淀粉糖的价差在1000-1500元/吨,大多数终端用户企业可能会同时选择白糖与淀粉糖混合使用,节约成本;当蔗糖与淀粉糖价差高于1500元/吨,终端企业更多使用的是淀粉糖而非蔗糖,尤其是中小型的终端企业。

就2021年淀粉糖的运行状况而言,其替代优势有所减弱。2021年淀粉糖产量为1045万吨,与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国内淀粉糖消费虽然小幅回暖,但海外疫情爆发、集装箱供应紧张以及国内果葡糖浆价格上涨削弱了其竞争优势,使得淀粉糖出口受阻,因此淀粉糖整体的消费并未能实现增长。2021年淀粉糖下游消费共计1041万吨,同比2020年的1049万吨下滑0.76%。与淀粉糖价格明显走高的态势相比,国内白糖价格表现则相对平淡,整体维持低位震荡格局,这进而使得淀粉糖和白糖价格的价差逐渐缩窄。以F55果葡糖浆为例,国内白糖与果葡糖浆价差在2021年一直低于1500元/吨,年内曾触及到300元/吨的低位,低价差抑制了淀粉糖对白糖的替代作用。对于未来的淀粉糖市场,因工艺技术、口感以及下游产品需求不旺等因素的影响,淀粉糖并不会完全替代食糖,其替代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走向饱和,有限的市场容量并不能消化所有产能。未来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比重将逐渐增加,但发生大面积替代的可能性较小。淀粉糖行业应致力于淀粉糖产品的应用和创新,改变其受食糖市场制约的被动局面,培育新的消费市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图3-2:我国食糖消费量情况    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为食糖消费的增加提供了基本支撑,同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文件中指出,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标准限制高糖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销售。随着减糖风潮的兴起,零糖、零脂、零卡正成为时下消费者流行的新选择。在此背景下,2020/21榨季全国食糖总消费量1550万吨,小幅提升50万吨,呈现出稳中缓慢增长的趋势。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经济形势向好,预计2021/22榨季国内食糖消费将保持在1550万吨的水平。

四、本榨季食糖进口量有望回落 

4.1 2020/21榨季食糖进口量创五年高点

图4-1:中国食糖进口情况    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自2020年5月22日开始,食糖保障关税措施到期,配额外进口关税降低至50%,内外糖价的联动性有所增强。在食糖进口政策调整和国内外价差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20/21年度企业进口的积极性超出市场预期。回顾2021年食糖进口量的变化,3-5月的食糖进口量处于相对低位,给国产糖腾出了较好的销售窗口。一方面是由于在这几个月里,国内处在新糖累库存时段,配额发放进度较慢,进口糖A配额和B配额,拖到2021年5月份才发放;另一方面是由于进口利润下滑及中国保税库有大量进口糖堆积,因此中国在二季度减少了海外采购量。步入6月后,食糖进口量重拾升势。受国内外价差较大影响,食糖进口保持较高水平。20/21榨季中国累计进口食糖633万吨,同比增加258万吨。创下近5个榨季以来食糖进口的最高历史记录。步入2021/22榨季后,10-12月中国累计进口食糖174万吨,同比减少76万吨。2021年中国累计进口食糖567万吨,同比增加40万吨。从价差看,截至2021月12月31日,南宁主产区的现货报价为5660元/吨,泰国糖配额内的加工成本已达到4777元/吨,巴西配额内的加工成本达4720元/吨。配额内内外糖之间的价差分别为883元/吨、940元/吨。泰国糖配额外的加工成本已达到6078元/吨,巴西配额外的加工成本达6005元/吨。配额外内外糖之间的价差分别为-418元/吨、-345元/吨。基于进口利润的情况,2021年8月至12月多数时间处于关闭状态。中国2021/22榨季的商业买船进度较慢,商业进口预期有待实现。

4.2 政策效果显现糖浆进口量下滑明显

从进口糖浆的年度变化来看,2017年我国糖浆进口数量仅为1.83万吨,2018年2.2万吨,到了2019年已上升至16.7万吨。步入2020年,糖浆进口量跨越到百万级别,达到108.02万吨,其数量仅次于广西、云南食糖产量,俨然成为我国第三大食糖产区。根据此前我国白糖进口管理办法规定,每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为194.5万吨,超出部分要征收65%的关税。为获取高额的贸易利润,国内部分食糖贸易商在国外将白糖稀释后以糖浆名义进口,通过这种方式直接绕过了我国的白糖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措施,进而造成了大量廉价国外食糖冲击国内市场的局面,进口糖浆也成也为了影响国内糖市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变国产糖面临的困境,2020年12月21日,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我国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明确了2021年1月1日起,进口糖浆、糖水溶液等开始征收30%或80%的关税。此政策的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在2021年糖浆进口量的数据上得到了印证。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糖浆66.49万吨,同比减少41.51万吨。2021/22榨季截至12月底我国累计进口糖浆23.02万吨,同比减少14.33万吨。进口糖浆量的减少为白糖的销售腾出了空间。同时与国内白糖、F55的检测指标相比,糖浆的检测指标仍有一定差异,诸如可乐、百事、徐福记等终端消费企业不会轻易去使用糖浆。预计2021/22榨季进口糖浆量为78万吨(折糖51万吨)。

图4-2:我国糖浆进口量情况    单位:万吨、%

image.png

此外,近年来海关缉私部门对一般贸易渠道食糖走私的打击力度仍较大,在持续高压态势下,走私活动得到有效的遏制。同时目前非正规进口利润约90美金/吨,在剔除各类隐形成本后,风险收益比较低。结合周边国家出口中国的情况,预计2021/22榨季非正规渠道进口糖1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五、减产预期支撑糖价

5.1 2020/21榨季食糖结转库存处于近年高位

近年来为稳定糖料种植面积,国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扎实推进广西“双高”基地建设,国产糖的增减产周期变化随之趋弱。在天气稳定的情况下,国产糖产量的波动幅度也有所收窄。

图5-1:各榨季全国食糖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image.png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2020/21年制糖期(以下简称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66.6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1041.51万吨),比上制糖期同期多产糖25.15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913.4万吨(上制糖期同期902.23万吨);甜菜糖产量153.2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139.28万吨)。本制糖期全国共销售食糖961.8万吨(上制糖期985万吨),累计销糖率90.2%(上制糖期同期94.6%)。其中,销售甘蔗糖808.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846万吨),销糖率88.5%(上制糖期同期93.7%);销售甜菜糖153.3万吨(上制糖期同期139.3万吨),销糖率100%(上制糖期同期100%)。截至9月底,2020/21榨季国内糖厂新增工业库存为104.88万吨,同比增加48.26万吨,高于历史均值水平。这一方面是受到了2020/21榨季食糖增产及进口糖增量的影响;另一方面,沿海加工糖厂产量偏高,国产糖的市场销售份额部分被加工糖所挤占,这使得国产糖去库速度较为缓慢。

5.2 本榨季全国食糖将小幅减产

2021/2022年度制糖期,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累计产糖278.5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74.83万吨;累计销售食糖128.69万吨,同比减18.37万吨;累计销糖率46.2%,同比增4.58%。

就12月单月产糖量而言,产糖量达到202.64万吨,同比减少39.42万吨。从近5个榨季12月的产量来看,最高值为19/20榨季的252.44万吨,最低值为17/18榨季的165.23万吨,近5个榨季的平均值为206万吨。本榨季12月销糖量略低于历史均值水平。

就12月单月销量而言,销糖量达到111.85万吨,同比增加8.18万吨。从近5个榨季12月销量来看,最高值为19/20榨季的140.96万吨,最低值为17/18榨季的73.61万吨,近5个榨季平均值为105.76万吨。本榨季12月销糖量高于历史均值。

工业库存方面,截至12月底,2021/22榨季国内糖厂新增工业库存为149.86万吨,同比减少56.46万吨。从近5个榨季截至12月底的工业库存来看,最高值为20/21榨季的206.32万吨,最低值为18/19榨季的109.27万吨,近5个榨季的平均值为155.17万吨。2020/21榨季截至12月底的工业库存低于历史均值水平。

图5-2:各榨季12月全国食糖销量    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图5-3:各榨季截至12月底全国食糖工业库存    单位:万吨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结合近几月的产销数据,国产糖呈现出单月销量增加、产量与库存双双下滑的局面,与前两个榨季相比,产销压力得到明显减轻。待步入纯销售阶段后,甚至有望刺激价格上行。从糖企经营情况来看,糖企在2019/20制糖期扭转了前两个制糖期的亏损局面,略有盈利。2020/21制糖期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改善,截至2021年12月末,糖企甘蔗款的兑付率明显高于2020年,资金压力也有所降低。

2021/22年度中国糖料种植面积1365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88千公顷(97.5万亩),其中北方甜菜种植比较效益下降,面积减少102千公顷,但南方甘蔗种植收益有所改善,蔗农生产积极性提高,面积略有增加;预计2021/22年度食糖产量100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60万吨。

表5-1: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image.png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

具体来看,甜菜糖方面,在地租上涨、替代作物竞争等影响下,2021/22年度北方甜菜糖将大幅减产,预计总产量90万吨,同比下降64万吨。其中内蒙古因种植收益低于玉米及其他经济作物,其甜菜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预计约甜菜种植面积为130万亩,同比减少100万亩或43.5%,与17/18榨季的水平相差无几。受此影响,甜菜糖减产也较为明显。预计内蒙甜菜糖产量将降至50万吨,同比下降39万吨或44%。新疆甜菜糖减产幅度约30%。全国甜菜糖成本预估在5700-5800左右。

甘蔗糖方面,云南对甘蔗种植继续大力发展,面积实现小幅增长,甘蔗长势整体保持良好;相比之下,广西甘蔗面积变化不明显,11月初低温多雨,甘蔗糖分积累受到一定影响,但12月天气恢复情况良好,有利于糖分积累,甘蔗长势总体好于去年,平均单产大概率会提高,本榨季甘蔗糖产量有望实现小幅增长,初步估产917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预计广西白糖平均成本5600-5700左右。

预计2021/22年度食糖消费量1550万吨,保持稳定。考虑到国际市场产需缺口扩大、原油涨价预期增强和市场流动性充裕等因素,本月将2021/22年度国际食糖均价上调至每磅18-21美分;而鉴于国内糖价受到了预期减产、辅料和能源等要素成本增加等因素的支撑,本月将2021/22年度国内糖价上调至每吨5650-6150元。

预计未来10年,伴随着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小幅提升,食糖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食糖产量在2030年预计达到1135万吨;食糖消费方面,在替代产品快速发展、健康观念加速普及、出生率不及预期、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多重影响下,预计消费量年均增长0.9%,2030年消费量达到1644万吨;考虑到食糖产需存在缺口,在国内外食糖价差长期存在的背景下,需要通过进口渠道来弥补,且食糖主产国产业贸易政策继续发挥作用,预计食糖进口量将保持高位,年均增长5.8%,2030年进口量将达到552万吨。

六、2022年郑糖行情展望

国际糖市方面,目前全球食糖库存消费比低位运行,2021/22榨季全球糖市处于紧平衡的格局中,将继续支撑国际糖价高位运行,需关注能源价格变化对甘蔗制糖比例的影响。国内糖市方面,在经历了2020/21榨季的食糖增产后,上榨季库存结转量较大。本榨季我国食糖可能出现小幅减产局面。本榨季食糖消费则保持平稳态势,供需缺口为543万吨,走私严控背景下,缺口需要进口糖与国储来补充。进口量的多少取决于进口政策,进口量的控制决定了抛储的空间,抛储的节奏又将影响国内行情的波动节奏。总体来看,2022年国内糖市整体的供需矛盾不突出,上有减产预期,下有成本支撑,郑糖来自糖市供需面的驱动力有限,其走势更多受外盘糖价指引。预计2022年郑糖将以震荡行情为主,运行区间为5450-6400。

(责任编辑:Scarlett)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