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甜的故事:食糖凭票供应

媒体  泛糖科技日期  2021-03-19 08:58阅读量  874 作者  中国糖业协会

糖凭票供应

1954年9月1日,国家实行棉花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凭“布票”(又称棉布购买票、购布证、购布券)限量供应。这是国家发行的工业消费品第一种票证。之后由于供应短缺,票证越来越多。不仅发行粮票、布票,还有肉票、油票、糖票、烟票等各种票证。居民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全凭国家印发的票证供应。票证实际上成了第二货币。

image.png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发放的糖票

国家把食糖列入一类统购统销产品,统一由糖业烟酒公司经营。凭票购物,就是限量供应。商品越匮乏,凭票供应就表现得越严重。直到1992年停止,共施行了39年。

为了保证食糖供应,1961-1962年,共进口食糖218万吨。(柳随年吴群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1985年版第300页)。

以北京市为例,1960-1961年,北京市食糖供应凭《北京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人每月供2两,水果块糖或黄沙糖二选一,黄沙糖是从古巴进口的。

糕点从1959年春节起凭证限量供应,每户凭《北京市居民副食购货证》可购买1斤,品种不多,主要是蛋糕、桃酥、江米条三大类,任选一种。自9月起,由于原料短缺。改凭证供应为凭票供应,每户每月发糕点和饼干票各一张,凭票购买糕点半斤、饼干2两,同时加收北京市粮票4两,全国粮票不行。

上海在1954年12月-1956年5月,食糖首次实行凭票定量销售。此后,凭票定量供应的时间为:1957年4月-1965年7月14日、1975年5月15日-1984年9月15日、1987年9月16日-1992年1月28日,每人每月最低定量市区100克,市郊50克,最高500克。期间根据食糖供求状况有所调整,1969年12月25日-1975年5月14日,实行凭证记数不限量供应。1963年7月11日-1965年7月15日,敞开供应高价食糖,售价约为平价3倍。其余时间,均敞开供应。

image.png

(责任编辑:vdivcs)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0771-806244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负责人

    泛糖

  • 联系电话

    0771-8062462

  • 邮箱

    info@hisugar.com

  • 传真

    0771-8062474

  • 联系地址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秋月路18号